欢迎来到开元官方网页版官网    
  •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▼ 企业邮箱▼
【破题超越开新局】霍州煤电辛置矿:古稀矿井的“青春密钥”
发布时间: 2025-07-21 20:00:00     作者:吕灵芝 万盈盈      来源:开元官方网页版网      点击次数:

“辛置肥煤”,响当当的炼焦煤品牌。73载风雨兼程,辛置矿如同一位耗尽心血的老者,将最丰饶的“黑金”年华献给国家,孕育出如今的霍州煤电,滋养了几代矿工。然而,当一支支开采队伍抹着泪告别亲人、远赴他矿谋生时,“矿将尽,人离散”的忧虑笼罩在每个人心头。

“虽资源渐少,而煤矿人的精神不能丢!3200双眼睛,不能看不到希望!”经过深入调研,该矿新一届班子毅然决定,既然矿井扩建非一日之功,就掉转船头另寻新路:没有整装资源,就改良开采工艺向沉睡的边角煤要效益!纵然频繁搬家倒面堪比在刀刃上起舞,开采难度陡增,安全压力如山,也要奋力一搏,突围破局!一幅名为“三步走”的老矿发展蓝图跃然纸上。“人努力”,创佳绩,6月25日,辛置矿提前完成上半年生产任务。

如火七月,记者走进辛置矿区,扑面而来的是紧迫而昂扬的青春气息。

困境求变:沙盘上的“生命倒计时”

2024年11月12日,辛置矿新班子甫一上任,便直面矿井资源接续告急的现实,犹如悬顶之剑。

当月25日,一场决定矿井持续发展的论证会,在该矿会议室进行。“整装资源没了,边角煤就是咱们的救命稻草!”“必须把‘家底’彻底摸清。”共识迅速凝聚:即便是穿山彻地,也要把井田内边角煤、尤其2号低硫肥煤等资源一块不落地找出来!

一场与时间赛跑的“寻宝”行动迅疾展开。矿井管理者化身“地质侦探”,在相当于两个澳门面积的井田内穿梭。他们翻开尘封60余载的珍贵档案,联手山西省煤炭地质勘察院专家,从泛黄的图纸和模糊的记录中捕捉蛛丝马迹;他们叩开退休老矿工的家门,请回“活地图”,复原那些被岁月掩埋的资源坐标、了解开采工艺和资源剩余情况……汗水与智慧交织,勘察和论证结合,宝藏终于显露真容:+540水平西翼采区,150万吨2号煤资源被揭开“封印”;原五一等盘区沉睡着750万吨厚度达4米的2号煤层——当年受限于技术和装备,仅采了底部2米,上部的宝藏静待唤醒!

“越找心越亮堂!”生产技术部设计业务组组长陈威激动不已。他近年亲历了8支队伍含泪离乡的悲壮,“看着兄弟们远走他乡,心里像刀割。现在好了,这近千万吨的‘家底’,能让我们甩开膀子再干20年!”他手指着资源图,眼中闪烁着光芒。

半个月井下奔忙,十余昼夜沙盘推演,“三步走”战略轮廓清晰:

第一步:优化通风系统,释放“救急粮”——150万吨优质煤,稳住当下基本盘。

第二步:激活现有巷道系统,复采老盘区沉睡的750万吨2号煤,为矿井强力“续命”20载。

第三步:持续创新充填开采技术,释放村庄下压覆的约2000万吨“宝藏”,再拓矿井“生命线”40年!

三步落子,六十年光阴可期。这座古稀矿井,迎来了重返“青春”的曙光。

智破困局:“金刚钻”巧取“边角料”

蓝图虽美,前路维艰。

开采边角残煤?这可是业内公认的“硬骨头”:搬家倒面频繁增加成本;地质条件复杂多变,开采如履薄冰;安全风险无处不在,防控难上加难……

“以前为啥不采?难!但现在,背水一战,必须啃下!”矿党政发出指令,突围战全面打响。“‘三步走’的每一步,都经过无数次沙盘推演、精密测算,确保科学可行、万无一失。”生产技术部部长彭邦林语气坚定。

看懂局,才有赢的可能。针对2号煤暂无整装资源和煤炭市场波动的双重压力,该矿审时度势,果断决定打造以优质稀缺2号煤为主的生产衔接,依托资源禀赋,针对市场需求洗选肥精煤、1/3焦精煤、高硫精煤等适销对路产品,在质量和产量上双重加码,擦亮“辛置肥煤”品牌,以质量赢市场,以效益促发展。

“搬家倒面”频繁是辛置人打造百年老矿的堵点——指挥动辄数百吨的综采支架、采煤机等钢铁“巨兽”在井下狭窄巷道频繁辗转开采边角煤,谈何容易!

针对这一难题,辛置人亮出“金刚钻”:创新引入工程设计实用化、现场安装模块化、安全保障本质化等“六化”工作法。秉承“精准适配、安全高效原则精选优化设备设施,将笨重的设备升级为灵巧高效的‘变形金刚’”。装卸物件移动自如,搬家倒面时长大幅压缩,安全与效率同步跃升。

组织煤矿生产如同指挥作战,排兵布阵最为重要。从优化矿井系统到合理摆布队伍,该矿精心谋划每个生产环节:

——整合重组。集中精锐掘进力量,组建高效攻坚队,关键工作面施工周期缩短30%。

——直达快运。创新设计“专用集装箱式锚杆箱+单轨吊运输系统”,实现材料从井口到工作面“一站式”无缝直达。

——洗选升级。洗煤厂同步实施智能化改造,日入洗能力突破万吨大关,支撑精煤战略。

——绿色治理: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,应用“超导重力热管矸石山治理技术”,治理矸石山自燃污染,奠定绿色可持续发展基础。

……

人是破局的硬核力量。面对巷道长窄、设备老化的现状,该矿广开言路,集智聚力开新局:

——集智攻关。 广泛征集工匠、老职工的“金点子”,破解现场难题。

——大师领航。建立“技能大师人才库”,成立综掘、皮带运输、瓦斯监控、供电等10个“技能大师工作室”,由顶尖技师领衔。

——孵化传承。“利用工作室孵化更多工作室、复制更多技术能手。”矿党委书记、矿长张红义目标明确。该矿44岁的技能大师、机管组组长史山鸿感慨:“定倾囊相授平生所学,为百年老矿育英才!”

首战告捷:“逆龄”征程步履铿锵

1—5月原煤产量超过2024年全年;

6月6日,“三步走”布局首个采面——二采区煤柱A综采工作面建成投产,被搁浅数十年的乌金撒欢打滚般乘传送带奔向井外!截至7月16日采出2号煤7万吨;

……

“第一步”高调起步,首秀旗开得胜。

“常规工作面储量80—100万吨,我们开采边角煤,一个面仅20万吨左右甚至更少。”张红义洞悉关键,他说,当频繁搬家倒面成为常态,一种全新的精采细采生产模式就形成了。目前,已布置好2个回采工作面,同时调整生产布局,从矿井最深处由远及近进行开采,回采结束便关闭边远采区,可减少系统巷道3600米,减少单岗作业人员12人,后期维护费用大幅减少。

从长期衔接紧张、工作被动到如今前景光明,辛置人热血奔涌,干劲倍增!

开拓一队常年与“小瀑布”般的顶板裂隙水搏斗。矿领导现场督战,队干部带头冲锋,群策群力创新“带水掘进工艺”:水泵与管路实现“快插式空中对接”,换泵时间锐减50%,下水作业减少70%。

“矿上根据现场影响生产的因素核减工作量,队组告别了硬扛任务的焦虑心理,现场生产秩序更合理、职工积极性更高涨,单月进尺屡刷新高。”掘二队书记张恒道出心里话。

退休老矿工李贵生心系矿山:“优质肥煤像和田玉,越采越少。我定把毕生经验和绝活传给年轻人,把每一块‘乌金’都抠出来,为国尽力!”

……

从资源将尽的迷茫,到战略破局的笃定;从队伍离散的悲凉,到人心重聚的昂扬。辛置矿用一场荡气回肠的“逆龄”之战证明:资源有尽时,创新无绝路。当“三步走”的足音铿锵回响在浩瀚煤海,这座73岁的老矿,正以青春的姿态,向着百年荣光奋力奔跑。

百年辛置,未来可期!

记者手记

人努力  事竟成

走进辛置矿,扑面而来的不是想象中的暮气,而是奋发昂扬的“逆龄”气息。在千米井下乌金翻涌的掌子面,在技能大师工作室里技术人员专注的眉眼间……我清晰地触摸到这座古稀矿井强劲的“心跳”,领略到“人努力”破困局血脉偾张的冲天干劲。

采访中,矿井领导班子的胆识和担当,矿井设计组组长陈威讲述送别工友时的哽咽,技能大师史山鸿谈及传艺的笃定,无不诉说着“三步走”战略背后沉甸甸的分量。这不仅仅是资源的再发现,更是一次精神的涅槃。

思路转变了,出路便找见了。辛置的破局之道,关键是人的认知的转变,更在于辛置人敢于尝试、敢于失败、敢于担当的一腔孤勇。在集团上下全力以赴降本增效促发展、“全力打造国际炼焦煤市场领军级企业”的火热实践中,更需要凭这一腔孤勇拼搏进取,破局超越。

辛置煤矿的“逆龄”实践,犹如一盏微光,为身处同样困境的老矿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:资源枯竭不是终点,唯有以科技为刃,以人才为基,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“青春密钥”,续写百年传奇。

此番辛置之行,让我相信有些精神,比煤炭更炽热;有些梦想,比矿藏更久远。

责任编辑:贾文颖

版权声明   |   隐私与安全   |   常见问题解答   |   咨询 地址:中国·山西·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ICP备案序号:晋ICP备05008009号-3

开元官方网页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  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081号